说起新中国刚开始那会儿,有十位特别厉害的元帅,想必大家都知道吧。 这十位人物分别是:老朱(朱德)、彭老总(彭德怀)、林总(林彪)、贺帅(贺龙)、刘帅(刘伯承)、陈老总(陈毅)、罗帅(罗荣桓)、聂帅(聂荣臻)、徐帅(徐向前)以及叶帅(叶剑英)。 说起那十大元帅,他们的事迹和功劳,咱们都心知肚明,就不多唠叨了。这次咱专门聊聊他们在民间的一些叫法,就是那些非官方的称呼。 说到非官方的叫法,其实就是大家私下里给他们起的尊称,而那十位元帅的这种叫法,各不相同。 说起朱德、贺龙、彭德怀这三位大元帅,大家伙...
说起新中国刚开始那会儿,有十位特别厉害的元帅,想必大家都知道吧。
这十位人物分别是:老朱(朱德)、彭老总(彭德怀)、林总(林彪)、贺帅(贺龙)、刘帅(刘伯承)、陈老总(陈毅)、罗帅(罗荣桓)、聂帅(聂荣臻)、徐帅(徐向前)以及叶帅(叶剑英)。
说起那十大元帅,他们的事迹和功劳,咱们都心知肚明,就不多唠叨了。这次咱专门聊聊他们在民间的一些叫法,就是那些非官方的称呼。
说到非官方的叫法,其实就是大家私下里给他们起的尊称,而那十位元帅的这种叫法,各不相同。
说起朱德、贺龙、彭德怀这三位大元帅,大家伙儿常常爱用“老总”来尊称他们,就像说“朱大元帅”、“贺大元帅”还有“彭大元帅”那样,听起来既亲切又尊敬。
另外,说起陈毅,有的人会尊敬地叫他“陈老总”,也有的人会叫他“陈总”。不过呢,叫“陈老总”的人相对更多一些。
说到林彪,大家伙儿一般叫他“林总”,也有人会尊称他为“林元帅”,不过这么叫的人比较少。
说到聂荣臻、徐向前、罗荣桓这三位大佬,大家一般都叫他们“帅”字辈的,像“聂大帅”、“徐老帅”、“罗元帅”这样的称呼很常见。
最后说说刘伯承和叶剑英两位。说到刘伯承,大家一般都叫他“老师长”或者“刘帅”。叶剑英呢,除了大家熟悉的“叶帅”这个称呼,还有不少人尊称他为“叶参谋长”。
而这个大家私下里叫的称呼,其实挺有意思的。
好玩的地方在哪呢?说白了,就是在我们现在人的想法中,感觉十大元帅这个叫法就像是天经地义的一样。
要是我们把一个人的称呼用到了另一个人身上,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听起来有点不对劲,感觉怪怪的。
比如说,要是把朱老总换个叫法,喊他“朱帅”,或者把叶剑英改叫“叶老总”、“叶总”这些,喊起来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怪怪的。
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种感觉。
说白了,他们十个人各有各的叫法,就像是大家自然而然就这么叫了,而这正是我们想聊的最有趣的一点。
为啥同样都是元帅,大家叫他们的方式却不一样呢?要是这是大家自然而然就这么叫的话,那这些叫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为啥会有不一样的叫法呢?
说起来,为啥大家会叫刘伯承刘帅为“老师长”,叶剑英叶帅为“叶参座”呢?这里面有啥讲究吗?
其实吧,那十位元帅为啥会有各种不同的叫法呢,这背后都是有故事的。每个故事都不一样,所以叫法也就不一样了。
咱们聊聊那些被称作“大佬”的几位吧。
大家心里都明白,能叫做“老总”的,就那么三位:朱老总、贺老总、还有彭老总。为啥他们能赢得这样的称呼呢?主要因为这三位有个共同的厉害之处。
他们有啥一样的地方呢?说白了,就是三个人都像是现在说的那种“初创团队成员”,也就是最早的那一拨股东。
比如说贺老总,他二十岁那年,就靠着两把菜刀干起了革命事业。到了南昌起义那会儿,贺老总已经是个军长级别的大人物了。
南昌起义那会儿,有不少战士都是跟着贺老总干的。说起来,贺老总带兵那可是真有两把刷子,特别擅长“攒队伍”。就像南昌起义之后,虽然打了败仗,但他愣是在湘鄂西那块地方,又重新把队伍给聚拢起来了。
后来,贺将军挑起了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大梁,连毛主席都说他是红二方面军的领头羊,那时候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总”。
抗战那会儿,贺将军挑起了大梁,做了八路军里头120师的领头人,带着队伍打仗。有这份经历和本事,叫一声“老总”,那是实至名归。
彭老总呢,他是在1927年大革命碰了壁,整个革命形势都不太好那会儿,硬着头皮,下定决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就在那一年,他挑头搞了个平江起义,拉起了一支队伍,成立了红军第5军。他亲自带着红5军的主力部队,跟毛主席和朱老总带领的红4军在井冈山碰了头,两队人马合到了一起。
那时候的情况,彭大将军的出现,真的是非常重要。
另外,1931年那会儿,彭大将军还当上了中革委,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那个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副主席。那时候,坐镇主席位置的是朱大将军。
而且啊,彭大将军以前还是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的一把手。后来抗战一打响,红军就变成了八路军,这时候彭大将军又挑起了八路军副总指挥的大梁(就像电视剧《亮剑》里演的那个副总指挥,原型就是彭大将军本人)。
说到解放战争那会儿,还有抗美援朝的时候,彭大将军的官职那可是响当当的,不用多提。因此,像这样一位从一开始就跟着干的老同志,大家叫他老总,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朱老总,大家叫他“老总”,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他为人处世,有担当,有魄力,大家都从心底里尊敬他,叫他一声“老总”,那真的是心服口服。他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的主心骨,带领着大家往前走,所以这个称呼对他来说,那是当之无愧的。
说到现在的朱老总,大家脑海里立马浮现的是他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创建者的身份。跟贺老总一样,南昌起义那会儿,他们俩都已经是身居要职,手下带着一帮人,是那种响当当的大人物。
而且,南昌起义后没多久,在三河坝那里分了兵,革命队伍元气大伤,差不多就只有朱老总带的那支队伍挺了下来,他们后来搞起了湘南起义,队伍一点点壮大了,最后成功跟毛主席在井冈山碰了头。
井冈山会师那可是个大事儿,它的意义有多重大,不用说大家也都明白。从那以后,“朱毛红军”这个称呼就开始叫响了。
所以,上面提到的这三位元帅啊,他们都是那种“开创者”级别的大佬,都是自己拉起队伍来“参股”的军事大腕。因此,叫他们老总,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儿。
他们三个人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除了都带着队伍一起加入外,还在我们党最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扔下了那些高官的好职位,坚定地投身到了革命事业里。
贺总和朱总,他们在成为我们党的一员前,那可都是手握大权的军长级别大人物。说到彭总,那时候他在国民党那边,也是个级别不低的高级军官呢。
能在那种环境下,舍得丢掉大官和好待遇,选择加入我们党,那时候党里问题可不少,这可不是普通人能下的决心。
更关键的是,这三位大元帅的“头儿”叫法,是毛主席自己点头同意的。拿朱大元帅来说,自打他上了井冈山,毛主席就一直管他叫头儿,这么多年下来,叫法一直都没改过。
贺老总的情况也差不多,毛主席头一回见着他,那是在1936年。长征刚刚落幕那会儿,在陕北的地界上,毛主席和贺老总终于碰了面。
两个人碰头以后,贺老总亲切地管毛主席叫“头儿”,而毛主席呢,乐呵呵地回称贺老总为“老贺”。
聊完了那三位大老板,咱们接着聊聊陈毅,很多时候,大家也喜欢叫他“陈大帅”,这背后有啥讲究呢?
说实话,要是按经验和资历来算的话,陈老总跟前面提到的那三位老总比起来,可能稍微差点火候,而且他一开始是做政治工作的。
不过得记住,陈老总当年可是湘南起义的重要军事头头之一,他和朱老总一块儿上了井冈山,后来还成了井冈山上的大当家。
这么说吧,就这方面来讲,大家叫他老总,其实也挺合适的。
除了那几位大家都喊他们“老总”的元帅,剩下的元帅里头,要说起被大家普遍叫做“总”的,那就得数林彪了,大家习惯叫他林总。
林彪为啥大家通常叫他林总而不是林老总呢?其实吧,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原因,那就是他的年龄问题。
林总跟朱、贺、彭这三位比起来,年龄上可是小了不少。就拿彭老总来说吧,林总都比他小了整整九岁,要是跟朱老总比,那差距就更大了,足足小了快二十岁呢。
所以,像林总这样比较年轻的人,当然不能在称呼里加个“老”字啦。
他能被大家叫做“总”,主要是因为他以前当过东北民主联军的老大,就是总司令。后来呢,东北民主联军这个名字变了,先变成了东北野战军,然后又变成了四野。不过,不管名字咋变,他一直都是那里的头儿,司令员。
说白了,林先生以前在很多年里都是负责一个地方的军事头头,就像是大将军那样的角色,因此大家习惯叫他“总”。
说起来那十大元帅里头,有那么几位大家常爱叫他们“头儿”或者就直接叫个“总”,但剩下的几位元帅呢,就很少听到有人这么叫了,一般不会给他们安上“头儿”或者“总”这样的称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所以情况才会这样。
刘伯承这个人啊,要是按他的经历和地位,就算不直接叫他“老总”,喊声“总”那也是绰绰有余的。别的不提,他好歹也是咱们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嘛,像南昌起义、长征这些大事儿,他可都是亲身参与过的。
再者,他以前还做过红军的总指挥助手、129师的领头人这些工作,特别是在解放战那会儿,他勇敢地带队冲进了大别山,而且还挑起了二野部队指挥官的大梁。
所以,刘伯承将军完全有资格被人们尊称为“总”。
但为啥大家不叫他“刘总”呢?其实啊,这是刘帅自己说的,他从来不让大家这么喊,更喜欢大家直接叫他的职位。
因此,他总是让大家叫他官衔,比如在129师那会儿,他就让大伙儿喊他“刘师长”,后来到了二野,大家又都改口叫他“刘司令”。
所以说,大家平时很少会在叫刘帅的时候,还加个“总”的前缀。
聂帅和徐帅他们俩的情况吧,有点不一样。就说聂帅,打鬼子那会儿,他是晋察冀军区的头儿,后来到了解放战争,他又变成了华北军区的司令员。徐帅呢,他以前指挥过红4方面军,那是在1931年红一军和红十五军合一块儿,成了红四军之后的事儿。
所以,这俩人虽说没挂上“老总”的名头,但好歹也能算个“总”级别的人物。
说起来,他俩以前确实被人叫做“总”,但聂帅后来并没继续当华野的老大,而是转去做了平津卫戍区的司令,还有北平市的市长这些工作,算是到了后方支援去了。
说到徐帅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会儿,他也没再去做一个地区的军事头头儿了。
因此,他俩虽然有时候也被叫做“总”,但这个叫法在军队里并没传开,慢慢地,大家就都习惯叫他们“帅”了。
最后咱们得聊聊罗大帅和叶大帅。
罗大和叶大没被叫做“总”,主要是因为他们俩加入革命队伍的时间有点迟,比起其他那几位元帅来说。
另外,罗帅是个典型的政治工作方面的元帅,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搞政治工作,从来没有单独挑过军事指挥的大梁,所以,叫他“总”啥的,确实不太贴切。
叶帅主要是干参谋这一行的,他也没当过哪个方面军或者野战军的头头儿,所以说他被称为“帅”,那是相当贴切的。
说到为啥有些人还是爱叫叶帅“叶参座”,那主要是因为他长时间都在干参谋的活儿。
其实吧,不管是叫人家“老总”,还是说“总”,再或者是喊“帅”,都是大伙儿对新中国那十位大元帅的一种尊敬叫法,完全没有想要特意捧高谁或者贬低谁的意思。
这十个人,个个都是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英雄,他们的事迹永远值得咱们后辈铭记在心,尊敬不已。